你知道电视剧《亮剑》中东莞配资平台,李云龙的原型是谁吗?
他的一生,比电视剧里的李云龙更加传奇,可惜结局却远不如李云龙那样圆满,甚至让人唏嘘不已。这个人就是王近山,外号“王疯子”。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赫赫有名,39岁时就晋升为开国中将,但不到十年,他的军衔骤降至大校,最终甚至被开除党籍,发配到农场去工作。
更让人感慨的是,在临终时,王近山特意留下遗言:“不许她参加我的追悼会。”这句话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?王近山究竟发生了什么,导致他有如此悲凉的结局?
展开剩余83%王近山,原名王文善,出生在湖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小时候,他就过着艰苦的生活,8岁开始放牛,13岁便成了地主家的长工。15岁那年,他参军加入了工农红军,并改名王近山,决心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虽然年轻,但王近山的勇猛已经显现出来。他自己曾说,自己天生就擅长打仗,尤其是看地图,地图进入他的脑海后就能变成立体的。他的“疯劲”从那时便初露锋芒。1930年,年仅15岁的王近山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“肉搏战”。他和一名大个子的敌人缠斗,刀砍、牙咬,最后两人一起滚落山崖。幸运的是,王近山虽头部受伤、鲜血直流,却奇迹般幸存,而敌人则当场丧命。从此,他的“王疯子”外号更响亮了。
两年后,17岁的他举起拳头,宣誓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王近山的一生,几乎全都浸染在血与火的战斗中,他参与了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等多个重要战役,作战风格极其鲜明——疯、猛、不怕死!正是这种勇猛无畏的作战方式,让敌人闻风丧胆。
王近山的军事才能早早显现,他16岁时便晋升为连长、排长,20岁时已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军长。随着战争的推进,他逐步升职,担任了师长、旅长,最终成为副司令员。上级评价他是“智勇双全的猛将”。他的下属李德生回忆说,每次战斗,王近山总会在战场上插上红旗,鼓舞士气。为了保护他,上级常常派七八名警卫员随行。但即便如此,王近山依旧经常冲在最前线,警卫员不得不拼命拽住他,有时甚至不得不“叠罗汉”把他压住,他依旧气得破口大骂。
1951年,王近山带领部队奔赴朝鲜战场。即使担任三兵团代司令员,指挥五个军,他依旧保持着那股“疯劲”。为了侦察敌情,他常在白天冒险单独外出,最多只有一个司机陪着他,一走就是三天三夜。即使在第五战役失败后,他也毫不留情地当众批评总部,斥责指挥不当,直言“拿我们的兵去送死”。
他指挥的最后一场著名战役是上甘岭战役。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,王近山果断增援,在战斗中坚持了43天,最终使敌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取得了胜利。美国士兵为此伤亡惨重,战役的胜利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。
然而,尽管王近山在战场上如猛虎下山般威风凛凛,但在感情生活中,他却深陷困境。韩岫岩——王近山的妻子,曾是八路军医院的护士,年仅16岁时便照顾过负伤的王近山。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,韩岫岩为王近山抛弃了自己的名字,跟随他走南闯北,忍受着战争的艰难与痛苦。
王近山十分疼爱妻子,然而在孩子的问题上,两人却发生了严重矛盾。1953年底,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出生后,王近山决定将孩子送给自己的老战友朱铁民。朱铁民夫妇一直没有孩子,王近山认为将女儿托付给他们是最好的选择。韩岫岩无法接受这一决定,夫妻之间的关系因此越来越紧张。
不久后,王近山和韩岫岩的婚姻彻底破裂。韩岫岩对王近山与自己妹妹的亲密关系产生了怀疑,将问题上报至上级。这场家庭纷争最终导致王近山被开除党籍,调到黄泛区农场任副厂长。此时,王近山的生活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他在农场重新开始了艰苦的生活,而他的第二任妻子黄振荣也陪伴着他度过了余生。
尽管如此,王近山在去世时依然对韩岫岩心存情感。他曾在家中提到过她的名字,虽不再相见,但依然提醒子女要孝顺母亲。1978年,王近山在饱受胃癌折磨的情况下,依旧精神不屈,直至去世。他临终时留下遗言:“不许韩岫岩参加我的追悼会。”
王近山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,而韩岫岩也在多年后前往祭拜他。尽管她曾未承认两人的离婚,但她的心愿最终得以实现——她的墓地与王近山紧紧相邻。
王近山一生如同一场战斗,他桀骜不驯的个性使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,但在平凡的生活中,这种性格却让他失去了很多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是人民的功臣,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美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